第66次常务会议纪要
2025年4月19日上午,徐华东市长主持召开市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建立自然资源领域全流程监管服务工作机制的通知》《太仓市“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出让模式投资发展监管协议书》《2025年太仓市对德合作工作要点》《太仓市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传达学习《2025年苏州市安全生产“六化”建设工作要点》,听取市交运局、浏河镇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汇报。
会议议定以下意见:
一、传达学习《2025年苏州市安全生产“六化”建设工作要点》
(一)会议传达学习了《2025年苏州市安全生产“六化”建设工作要点》,会后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
(二)要强化安全生产底线意识。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清当前安全生产严峻形势,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持续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紧盯“五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强化值班值守,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要深化安全生产“六化”建设。按照苏州方案要求,于6月底前全面建立基层安全生产和消防“五位一体”工作体系,同步推进监管方式创新以加快构建网格化、专业化、数字化监管体系,聚焦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全面深化全员化、实体化、手册化建设,通过制度完善与技术赋能切实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要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监管。聚焦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重点检查事项,强化风险辨识管控,围绕电动自行车、化工危化品、高层建筑消防等九个“一件事”开展全链条治理,同步推进“三合一”场所、多业态混合楼宇消防安全排查整治。紧盯工贸、建筑施工、燃气、渔业船舶等重点领域,全面排查危险场所动火作业、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高风险环节,切实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二、听取市交运局、浏河镇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汇报
(一)会议分别听取了市交运局、浏河镇关于安全生产相关工作情况的汇报,原则同意两家单位下一步工作计划。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各地各部门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之弦,真正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到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二)要拧紧责任链条。严格落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六化”建设,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专业化人才培育、数字化场景应用,形成责任清晰、传导有力的闭环机制。要从基础工作和细节抓起,不断提升应急能力。持续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常态化开展重点行业应急演练,创新安全文化宣传,畅通群众监督渠道,着力营造安全生产共建共治的格局。
(三)要深化标本兼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市交运局要强化道路运输、水上客运、公路建设等行业领域动态监管,实现风险动态清零、隐患见底清仓;要加强无人机试飞基地的安全监管,完善统筹机制。浏河镇要加强对重点场所的安全管理,包括夜市摊位、小区架空层承诺不停放区域、古镇老旧建筑、水产品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和部位,坚持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通过常态化巡查、智能化监管和多方协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各类场所安全有序。
三、审议《关于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建立自然资源领域全流程监管服务工作机制的通知》
(一)会议原则同意《关于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建立自然资源领域全流程监管服务工作机制的通知》,会后由市资规局根据会议讨论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
(二)要强化思想认识。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到,守住耕地红线是政治责任,既要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三区三线”底线,又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审批效能,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坚实的自然资源要素支撑。要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涉土会商机制,在项目选址、供地、施工等环节提前介入,严格审查规划符合性和用地合规性,杜绝“未批先建”“边批边建”。要全面推广“天上无人机巡查、地上AI智能比对、网格员实地核查”的立体化监管模式,做到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要凝聚工作合力。市资规局要牵头抓总,会同数据、住建、交运、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跨部门会商机制,打通规划、审批、监管、执法全链条堵点。要认真抓好落实,各区镇要主动作为,配强基层管理力量,市资规局要做好辅导工作,确保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
四、审议《太仓市“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出让模式投资发展监管协议书》
(一)会议原则同意《太仓市“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出让模式投资发展监管协议书》,会后由市资规局根据会议讨论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计划推进实施。
(二)推行“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出让模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也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完善会商机制,充分发挥联合预审会商机制的作用。要抓好政策落地,各区镇要严格执行新版《投资发展监管协议书》,不得随意放宽要求,特殊项目“一事一议”上会集体决策。土地成交后,竞得企业在与资规部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前,应第一时间与属地政府签订《投资发展监管协议》,强化“双合同”刚性履约监管。市资规局、住建局、数据局要注意公平性,确保提供企业的清单完整、条件清晰、标准明确,实现“最多跑一次”。各区镇及招商部门要积极向企业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持续优化完善体系机制,真正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三)要加强全过程履约监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项目准入、土地供应、履约监管、用地退出、监督执法等全过程实行统一规范管理,推动有限土地资源优先向符合产业导向、投入产出效益高的项目配置。各区镇作为直接监管主体,要严格确保企业按照出让合同、规划条件及监管协议开发建设、运营管理。项目建设期间,要及时跟进,发现并解决企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督促企业按时完成建设节点任务。企业投产后,要密切关注经济贡献是否达到监管协议约定的投资强度、亩均效益等指标,对于未达标的企业,依据协议及时督促整改,对严重违约企业及时启动退出机制,以防产生新增闲置、低效用地。
五、审议《2025年太仓市对德合作工作要点》
(一)会议原则同意《2025年太仓市对德合作工作要点》。会后由市商务局根据会议讨论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
(二)2025年是太仓对德合作第二个“黄金三十年”的深化之年,当前,中德(太仓)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编制、德语区市场拓展、双元制教育产业化等重点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凝聚共识,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魄力,推动对德合作从“单项优势”向“全域生态”升级。要积极对上争取。各地各部门要对照《要点》任务清单,细化节点、压实责任,确保每一项举措都能转化为实际成效。要以中德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为引领,紧盯商务部、发改委等部委政策动向,全力争取国家级平台落地。要用足用好高层机制、争取承办高层级活动,全力争取创新政策突破。
(三)要推动对德合作从传统产业领域拓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在巩固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优势的同时,要加快布局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新兴赛道,重点支持德企与本土民企协作发展,加速推进双元制职教产业园投用,要优化全域服务生态。要落实好外籍人士服务中心和“太融e”APP服务专区等举措,高质量策划好“太仓日”、啤酒节、“中德友谊杯”系列比赛等品牌活动,结合国际传播平台,讲好“太仓故事”,塑造“德式生活”标杆城市形象。
六、审议《太仓市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一)会议原则同意《太仓市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会后由市发改委根据会议讨论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适时发布。并在今年政策修订时对相关条款予以整合,与现有惠企政策做好有效衔接。
(二)要紧抓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机遇,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充分发挥现有智能制造产业优势,拓展十五个重点领域的应用场景,结合“两校多院”科研优势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融合应用高地。要以《太仓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和《若干政策》所形成的政策支持体系为基础,吸引人工智能产业链优质项目、企业和高端人才落户,打造具有太仓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三)要优化服务。人工智能行业需要大量的科技和资金持续支撑,国资要做好长期且耐心的投资准备,还要引导社会资本深度参与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和基金投融资。各职能部门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力争获得更多国家、省级项目和平台建设资金支持,为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配套服务支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出席:施敬、陈磊、童刚、严国强、万芬奇、吴金晨、周飞、郭培荣。
列席:市人大邹家宏,市政协周健慧,市政府办王晨清、赵隽春、张贤峰、施英杰、孙方金、李俊杰、冯韬、回国涛、王益锋,市纪委监委郑洁、市委组织部冯谡,市委宣传部杜静花,市委统战部郭亚萍,市接待办柯文珺,市融媒体中心倪明德,市发改委周静,市教育局李广耀,市科技局王维峰,市工信局方海宁,市公安局马良,市民政局顾新华,市司法局张翼,市财政局周淑亚,市人社局严枫,市资源规划局白斌,市住建局陆江,市城管局徐彬,市交运局胡昊,市水务局毛华乾,市农业农村局顾强,市商务局金丽萍,市文体广旅局严浩,市卫健委杜平,太仓生态环境局包小亮,市应急局毛晓波,市审计局潘学远,市数据局蔡健,市市场监管局周亚飞,市统计局陈伟峰,市综指中心朱弇菁,市招商局杨欣怡,市国资运服中心黄卫东,市资产集团俞叶丹,市太訸集团李强,市水务集团董兰兰,市城发集团刘晓军,市文教投集团何伟伟,市文旅集团林子恺,税务局顾志明,气象局周卫兵,消防救援局李大伟,港区徐向明,高新区李刚,科教新城朱琼,城厢镇王益,沙溪镇王永伟,浏河镇徐勤,浮桥镇徐向明,璜泾镇郑珑,双凤镇汪倩倩,娄东街道邵旻,陆渡街道龚迪。
太仓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整理
2025年4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