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政策解读 > 媒体评论

【太仓日报】立足“前港”,做强枢纽经济 ——“一号工程”立潮头“以港强市”开新篇系列述评之二

时间:2024-06-27 11:07来源:太仓日报访问量:
【字体: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太仓抓住了开放崛起的历史机遇。如今,太仓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吹响了“一号工程”的嘹亮号角,加快完善“前港-中区-后城”功能格局,坚定不移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港口要先行,太仓深谙此理,推动港口枢纽能级持续提升,不断夯实“一号工程”的发展“底座”。

全力强化港口能力建设

大江潮涌,巨轮靠泊。今年4月25日,新加坡籍超大型船舶“第六摩卡”轮靠泊太仓港,成为迄今为止驶入长江尺寸最大、载货量最多的船舶。今年以来,太仓港靠泊大型船舶的尺度和载重吨多次刷新历史纪录。

地处江尾海头,太仓港联动口岸部门主动扩级提能,充分释放12.5米深水航道效能,持续推动码头深水化、船舶大型化。数据显示,2023年,全港进出大型受限船舶2494艘次,同比增长13.1%,其中5万吨及以上船舶2065艘次。今年以来,全港进出大型受限船舶888艘次,同比增长7.1%,船舶大型化趋势日益明显。

如果说“深水大港”是太仓的“先天禀赋”,那么多年来太仓港在现代化港口建设工程、完善港口基础设施、畅通陆上疏港通道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则归功于太仓的不懈努力。

近日,太仓港疏港铁路迎来了一日“三进三出”时代。“在多部门的协调下,现在有了固定机组专门驻场服务,这样一来,装卸时间可以从22时提前到19时,保障了我们一晚上三列火车的作业量。”苏州港航集团太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运营模式的顺利实施,不仅充分释放了铁路运能,也进一步提升了多式联运的物流运输效率。当前,太仓港已形成“公铁水”三位一体的集疏运体系,构建了“三纵三横”内河干线航道网,不断健全以沪宜高速、疏港高速、G346等为主体的高快速路网体系。在此基础上,太仓加快推进南疏港高速公路、滨江大道南延北拓等项目,打造分离式、多样化、立体型交通体系,不断畅通港口通港道路。

航线是港口的核心竞争力,太仓港对内加强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重要港口的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对外不断巩固日韩、东南亚等优势航线,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发挥对德合作优势,拓展中欧贸易,构筑畅通稳定的中近洋物流通道。通过坚持“主攻近洋、做精远洋、重抓沿海、深耕长江、联动内河”,太仓港形成“干支联动”航线发展格局。

打造智慧绿色平安港口

桥吊林立,巨轮往来,集卡穿梭……在苏州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的一张电脑大屏上,码头繁忙景象尽收眼底。据介绍,依托5G+数字孪生技术,该公司推动传统码头向智能化升级,在优化作业流程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这项技术最关键的是打通了公司的各个信息系统,这对我们的中控和操作人员来说,可以在一张图上获取所有信息,再对具体生产进行实时调整。”该公司数字化改革办公室主任陆英翀告诉记者。

近年来,围绕智慧港口建设目标,太仓港各码头企业积极搭建基础设施体系,依托“数仓建设、算法模型”建设数据资源体系,通过运营管控数字化、业务流程数字化、客户体验数字化,以数字“内提效、外增值”,全过程、全方位实现港口企业硬件与软件、生产与服务、运营与管理全面提升。

在以智能为发展驱动力的同时,太仓港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底色,高质量推进“一号工程”,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

办公区绿树掩映、芳草如茵,生产区机械与清澈的江水交相辉映,走进太仓武港码头,处处见绿、满目是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太仓武港码头不断开出低碳绿色发展“新药方”,持续强化污染防治、深化节能减排,在助力打造长江“最美港口”中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被评为“四星级中国绿色港口”。

这只是太仓港建设绿色港口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太仓港大力推进港容港貌提升和节能减排低碳行动,让“金色产值”富含“绿色颜值”,全力守护“一江碧水”,潜心打造“长江最美港口”品牌,持续推动太仓港高质量发展,华能港务、正和国际、正和兴港、现代货箱、武港码头、鑫海码头等获评国家级或省级绿色星级港口。

此外,太仓港深入推进落实安全生产“六化”工作和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营造一流口岸营商环境

近日,紫金矿业南非项目建设物资从太仓港首航,该项目是中国与南非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合作项目,首航运送的钢材、设备、车辆等均将用于项目建设。

“我们选择从太仓港出发,看重的是其良好的口岸营商环境。”紫金矿业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赖海澜表示。据了解,由于项目物资种类繁多,传统海运订舱模式无法满足公司运输要求,太仓港则通过集件一体模式,畅通企业出海新通道。

近年来,太仓港积极优化航线资源配置与口岸营商环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港口。目前,太仓港已建成投运各类码头泊位96个,形成了内河喂给、长江集并、沿海内贸、近洋直达、远洋中转5张航线网络,成为长江沿线航线数量最多、密度最大、覆盖最广的港口。在揽货能力和作业效率日益提升的基础上,太仓港连续两年集装箱吞吐量超800万标箱,排名跃升至全球第20位,去年外贸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大关。

面对出口产品高端化、多样化的趋势,太仓港不断优化服务举措,积极适应全球贸易的不断变化。

面对国产汽车出口的爆发式增长,传统的滚装船出运模式航线和舱位日益紧张,太仓港首创可折叠商品车专用框架运输模式,有效缓解了商品车“出海难”。“我国的纸浆主要依靠进口,过去纸浆船卸完货空船离开,现在通过商品车专用框架可平铺装载3台整车,在舱内堆8层,把纸浆船变成了汽车船。”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太仓办事处业务主管蔡冠榕告诉记者。

据太仓海关统计,今年1月至5月,太仓口岸出口汽车20.9万辆,同比增长31%。作为江苏汽车出口第一大港,当前太仓港商品车出口铁水联运模式逐步成熟,正致力于成为集仓储堆存、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水中转和远洋运输等多种物流模式于一体的整车出口基地。

无独有偶,从太仓港出口的商品,结构上正呈现“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变。抢抓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大容量储能柜等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太仓港口管委会联合海关、海事等口岸部门推出新能源领域作业标准体系和安全监管规范,开辟“新三样”口岸服务“绿色通道”,潜心打造新能源商品出口基地。2023年,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新三样”出口超48万标箱,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8.1万辆,同比增长193%。(记者 王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x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太仓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