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三变”共绘法治小区同心圆
为全面夯实基层法治建设根基,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太仓市积极开展法治小区建设,紧盯群众法治需求,锚定目标抓统筹,将法治资源引入小区治理,以“小区域”入手做好全面依法治街的“大文章”。
一是建强红色“引擎”,把“制度优势”变为“治理胜势”。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党建网格+治理网格+服务网格”三网融合,建立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小区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进法治小区建设,统筹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资源,形成法治小区建设工作合力。以小区党小组为关键着力点,突出党的引领,发挥党员先锋岗、暖蜂驿站、海棠红管家的主心骨作用,将党员放到小区微网格,形成“党支部+业委会+红色物业”三方联动格局,助力文明城市、物业管理、环境治理等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二是融促机制赋能,把“柔性服务”变为“硬核实招”。坚持自治强基,让将传统道德风尚融入“法治小区”居民公约,制定小区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小区居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参与法治活动评估评分机制“三项机制”。充分利用“援法议事厅”活动场所,畅通小区居民参与“援法议事”活动渠道。对于小区改造、停车占位、养犬扰民、电动车充电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由居民议,由居民定,让小区居民从治理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着眼“精品意识”,打造独具特色的法治公园、法治廊道等文化阵地,在小区楼道、休闲广场、社区服务室等场所建设“援法议事廊”“法治小屋”“法治会客厅”“法治休息室”等,增添“法治图书角”“法治演播室”等功能区,依托阵地积极组织开展法律咨询、法治讲座、法治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内涵饱满的法治宣传活动,让居民感受浓厚法治文化氛围。
三是挖掘人才资源,把“老法师”变为“助推器”。陆渡街道创新推出“法治副主任”项目,充分发挥法治在基层治理的指引作用,以法治思维解决小区公共管理、违法建设、环境卫生等“远虑近忧”,为基层民主自治导入法治化轨道注入新动力。成立由退休村书记、支部书记组成的“老书记工作室”,提炼出“老书记321工作法”,通过小区居民和党员的融合,以一杯茶巧妙化解基层矛盾助推基层治理。发动社会组织、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网格员等基层力量,用好村(社区)配备的法律顾问,动员小区内威望高、办事公道的老党员、老干部、村民小组长、楼栋长等居民代表,共同带动小区居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