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全力以赴稳经济、增动能、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4.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33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813.97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896.64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占比1.4:46.9:51.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51万元。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6%。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53.93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2.95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9.36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55159,增长1.3%。其中夏粮产量46724吨,增长0.4%;秋粮产量108435吨,增长1.7%。年末生猪存栏1.9万头,比上年下降36.5%;全年生猪出栏2.9万头,增长36%。主要农产品中,猪肉产量2382吨,增长36.3%;蔬菜产量413480吨,增长0.8%;水产品产量8970吨,增长4.9%。
新建、提档高标准农田1.88万亩,粮食产量超3亿斤。入选省级数字乡村试点,获评省级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示范基地6个。成立循环农业产业研究院,循环农业入选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典型案例,推广面积超1.5万亩。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7个。获评全省首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县,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苏州市特色康居乡村10个,东林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12.26亿元,增长1.8%。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65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498家、超五十亿元企业8家、超百亿元企业2家。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455.35亿元,比上年下降3.1%,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45.3%。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四大创新产业集群实现产值2491.61亿元,增长1.6%,占比为77.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54.9%。
全年资质内总专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9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87.69万平方米,增长10.4%;房屋竣工面积69.97万平方米,下降43.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工业投资212.62亿元,增长18.1%;服务业投资339.72亿元,增长13.9%。完成新兴产业投资213.8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8.6%;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09.14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51.3%。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94.33亿元,比上年下降8.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5.1%。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68.73万平方米,增长102.7%;施工面积676.31万平方米,下降17.9%;竣工面积29.73万平方米,下降77.8%;销售面积165.41万平方米,下降20.3%。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83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75亿元,增长15.0%。按消费形态统计,限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25.79亿元,增长14.1%;限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96亿元,增长53.8%。
六、开放型经济
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23个,其中德资项目39个。注册外资11.3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1.9%。实际使用外资5.34亿美元,下降4.1%。实现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12.19亿美元,增长0.8%,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4.32亿美元,下降8.5%,在岸服务外包执行额6.20亿美元,增长3.0%。
全年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52.7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7.9%,其中出口总额82.85亿美元,下降7.6%;进口总额69.92亿美元,下降8.3%。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32.57亿美元,增长4.1%。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21.41亿美元,增长0.8%。
年末全市私营企业总量为46372户,比上年增长2.2%,在册私营企业注册资本2817.27亿元,增长4.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旅客运输量384万人次,旅客运输周转量21179万人公里;货物运输量2795万吨,增长11.3%;货物运输周转量1675699万吨公里,增长47.4%。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33.1万辆,比上年增长5.0%;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7.1万辆,增长7.2%。
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收入1.88亿元,比上年增长28.6%;电信业务总收入16.82亿元,增长7.2%。
太仓港全年实现港口集装箱运量803.91万标箱,比上年增长0.2%;货运吞吐量27542万吨,增长3.7%,其中,其中,金属矿石、煤炭及制品、化工原料及制品分别为7732万吨、5584万吨、811万吨,增速分别为10.9%、5.3%和2.2%。年末共有各类型泊位数96个。
全年旅游接待境内外游客7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0.4%;旅游总收入145亿元,增长78.7%。景区接待人数417.3万人次,增长58.5%,平均客房出租率为38.0%。年末拥有星级饭店8家,国家4A级、3A级景区各2个。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9.42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税收收入160.30亿元,增长9.8%;税收占比为84.6%。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3.72亿元,增长2.7%。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4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219.95亿元,增长16.1%。外汇存款余额102893万美元,下降5.5%。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93.72亿元,增长15.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49.87亿元,增长17.0%;中长期贷款余额1917.01亿元,增长14.6%。外汇贷款余额16352万美元,下降30.7%。
年末登记证券开户数96728户,比上年增长2.3%;全年证券交易额2455.58亿元,增长2.2%。
全年保费收入35.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全年保险业务赔付13.71亿元,增长30.8%。⠼/font>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7个学校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学位6435个。全市年末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28所(含幼儿园),其中小学40所(含民办小学7所),普通初中18所,普通高中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社区教育中心9个,老年大学1所。全市在校学生12.27万人,其中公办学校11.60万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为100%。年末拥有专任教师8022人,其中公办学校7483人。
创新主体持续壮大。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60家、有效高企达117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88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省独角兽(潜在)企业10家,如果新能源获评中国独角兽企业。获评苏州市级以上人才105人、省“双创团队”1个。新增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68项。全年专利授权量8159件,其中发明专利1408件。年末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93.72件。
创新创业高地加速打造。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4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科创载体6家,太仓生物医药企业孵化器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设娄城人才贷、新市民贷,“苏科贷”“娄城科创贷”累计帮助企业获得银行授信额度10.84亿元。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年末各类艺术表演团体25个,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各1个、档案馆2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64.3万册,已开放各类档案4.41万卷。美术馆新馆正式建成开放,全域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完成升级布展。全年开展“欢乐文明百村(社区)行”等文化惠民活动3400场次,惠及群众近40万人次。举办第十届“娄东之春”文化艺术节、第十届文化养老艺术节暨“百团大展演”、农文旅高质量发展金秋季系列活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旅游文化美食节、乡村旅游节等文旅活动。
当年承办2023年全国竞走大奖赛、全国钓鱼锦标赛、全国桥牌A类俱乐部联赛(总决赛)等重要赛事,全年举办各级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约100余项。全年举办电竞赛事超过50场,承办2023年QQ飞车手游亚洲杯、S联赛,KPL王者荣耀夏季资格赛等大型赛事。新增全民健身工程20套。
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31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3所,妇幼卫生机构1所,疾控中心1所。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530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数1170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70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434人、注册护士2472人。瑞金医院太仓分院建设加速推进,市一院急诊科技楼、市中医医院门急诊楼结构封顶。入选全省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地区,永乐村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人口54.25万人,比上年增加9459人。其中,男性25.72万人,女性28.53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为4.81‰,死亡率为10.47‰,自然增长率为-5.66‰。年末常住人口84.80万人,城镇化率为71.15%。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63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62元,分别增长4.3%和6.3%。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9376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390元,分别增长6.4%和9.2%。城乡居民食品支出占生活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6.1%和27.4%。
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65万人,失业保险职工参保人数31.8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5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32.71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115元/月,最低工资标准2280元/月。新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3067套、基本建成2201套,全年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26.03%,比上年同期提高1.14个百分点。新增公积金缴存职工4.2万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持续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
全年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7448人次,技能培训12200人次,参加技能鉴定8820人次,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7830份。年末城镇失业人数7288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万人。
十二、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拓展新空间。推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太仓规划展示馆获评自然资源部科普基地。娄江新城加快拓展,智汇谷科创园等30个项目竣工,太仓大道地下综合管廊、临沪国际商业中心等加速建设。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古松弄地块主体结构封顶,原城三小、胜利村地块稳步推进,8个城镇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提升。沪宜高速金仓湖互通、256省道(沙溪~双凤段)、城蓬线提档等交通项目完工,在苏州率先通过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验收。完成洙泾河(飞沪大道~石头塘段)等骨干河道治理,供水互联互通工程(常熟~太仓段)完工。220千伏群星变电站等电力工程投运。
城市管理呈现新面貌。创成苏州市级以上物业管理示范项目6个,大庆小区自主更新经验获全省推广。新增苏州“净美街巷”5条,万和路、长江后浪街区获评苏州“美丽街区”。优化公交线路16条,新辟夜间通学专线3条。智慧交通建设持续深化,建成智慧停车“一张网”,新增机动车公共泊位19551个、“商居共享”泊位2138个。新改建新能源车辆充电场(站)44座,城市道路实现LED路灯全覆盖。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投用。完成昆太毗邻区环境整治项目21个。
生态环境展现新图景。落实长江大保护,完成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验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工程项目401个。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车1518辆,全年PM2.5年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3.6%,臭氧浓度为161微克/立方米,均为苏州最优。18条劣Ⅴ类河道完成治理,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保持100%,地表水环境质量位居全省第二。城东水质净化厂试运行,璜泾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建完成。整治“散乱污”企业148家,累计腾退土地面积约275亩。疏浚整治农村河道130条、109.9公里,建成农村生态河道36条、96.2公里。提升改造口袋公园4个、绿化面积1.38万平方米。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8家。
注:1.本公报2023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 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在2023年初,初步核算2022年太仓生产总值现价总量1653.57亿元,经最终核实,2022年太仓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1647.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
3.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